第五章会谈的结构
治疗师开始会谈之前,应当回顾在评估诊断中对患者的评估,并在会谈的过程中牢记初始概念化和治疗计划,以便在有需要时改变治疗方针
-和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将他们的困难正常化,并给予患者希望
-通过教育患者认识到他们的心理障碍、认知模式、以及治疗过程,来帮助患者进行治疗的社会化
-收集额外的资料来帮助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概念化
-建立目标清单
-开始解决患者的重要问题(或者对患者进行行为激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治疗师将使用如下的形式:
第1次会谈的初期阶段
1.设置议程(并且给出这样做的理由)
2.进行心境检查
3.获取患者的信息(自评估以来)
4.讨论患者的诊断并进行心理教育
第1次会谈的中间阶段
5.确认问题和设置目标
6.教患者了解认知模式
7.讨论问题
第1次会谈的结束阶段
8.给出或者引出总结
9.回顾家庭作业
10.引出反馈
问:如果患者有急需处理的议程项目,怎么办
答:偏离会谈的标准结构有很多理由
1.假如患者处于危险之中,或者患者使他人处于危险之中
2.假如该问题使患者苦恼不已,以至于无法聚焦于当前你想讨论的问题上
3.假如你估计患者会因为不讨论该问题而很不舒服,以至于影响到了治疗关系,或者患者可能下次会谈就不来了
教育患者了解认知模式
会谈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通过患者自身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反应
你可以充分利用患者自发的表述
或者当你注意到患者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你可以问他们:“现在你脑中在想什么”把会谈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心理教育,了解触发情境,自动思维或意象,以及反应之间的联系,可能就会容易一些,对新手咨询师也是如此
反馈
引出反馈可以为治疗师提供患者的思维信息,这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治疗关系
除了口头反馈,你还可以让患者完成一份书面的治疗报告:
1.我们今天会谈中讨论了哪些对你来说很重要、需要记下来的内容
2.你认为自己今天可以多大程度地信任治疗师
3.今天的治疗有什么使你感到困扰的事吗
假如有,是什么
4.你在此之前为今天的治疗完成了多少家庭作业你完成新的家庭作业的可能性有多大
5.关于下次会谈你有什么想要弄清楚的吗